充电站布局应区分不同用户和车型

发布时间:2014-08-20 

 

精准定位有助于减少所需充电桩数量

 

根据《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内容,我国将在2015年底前在20个以上示范城市和周边地区建设40万个充电桩及2000个充换电站,构成网络化供电体系。快速充电是我国早期提出的发展方向,但由于缺少核心技术以及高成本等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成本较低的慢充技术可以满足大多数私家车主上下班的需求,然而运用到公共交通车辆例如出租车这种时间成本很高的交通工具时却不合适。在技术条件限制下如何针对不同车型建设行之有效的充电设施是我国需要面临的挑战。

 

对此,IET会员Denis Naberezhnykh先生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私家车主习惯在家给电动汽车充电。虽然家庭充电这一方式应当予以鼓励,但人们广泛接受电动汽车的前提是有足够便捷的基础设施,因此部署相应的公共充电设施是基本,不应当被忽视。”

 

Denis先生认为,为了保证基础设施的效率,充电桩的建设必须根据不同的用户和车型来考虑安置地点,他强调:“精准的定位有助于减少所需的充电站数量。我们不能单纯的认为公共车辆和私家车的充电装置可以互相兼容。例如,在公共停车场充电对出租车来说成本过高,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快速补充电量的专用出租车充电桩。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无线充电在将来会是更合适的方式。而私家车车主在工作场所和家中需求的是低功率的慢速充电设施,而在公共场所则需求高功率充电器,以便能让他们在2小时的停车时间里把车充满电。”

 

Denis先生是英国交通研究实验室低碳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主任。他专门从事处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包括无线充电)所引发的需求等工作,是欧盟智能城市项目参与者、英国智能交通电动汽车设施小组成员、以及众多英国及国际性项目的合作人,在低碳汽车方面拥有广泛的人脉。作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方面的专家,他将于今年十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IET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国际会议,进一步分享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